《博物》

收录汇总

2019年 1 2 3 4
2017年 1 2 3 4
2015年 1 2 3 4
2013年 1 2 3 4
2011年 1 2 3 4
2009年 1 2 3 4
2007年 1
2018年 1 2 3 4
2016年 1 2 3 4
2014年 1 2 3 4
2012年 1 2 3 4
2010年 1 2 3 4
2008年 1 2 3 4

搜索结果2345条

神奇的米饭

机 构 江北区玉带山小学六年级2班
简介 那是一个下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面馆吃面,我的目光被旁边的报纸吸引住了,只见上面写着:“假如你把米饭分成两碗,一碗天天赞美它,而另一碗天天讽刺、挖苦它,那么一个星期后,被赞美的米饭将仍可食用,
期数 2013-1
关键词 米饭 赞美 食用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在生物学领域寒窗苦守--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

机 构
简介 初衷是一颗赤子之心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刚刚起步,很多人甚至大学教授都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心存怀疑,“有些教授甚至怀疑DNA的存在。”而1978年考上大学的朱玉贤却选择了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我出生
期数 2012-1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学 朱玉 大学教授 赤子之心 八十年代 DNA 怀疑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走近2011年诺贝尔娄

机 构
简介 2011年12月10日是瑞典工业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除和平奖外,其余奖项均在斯德哥尔摩颁发。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经济学奖颁奖仪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
期数 2012-1
关键词 诺贝尔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 斯德哥尔摩 颁奖典礼 颁奖仪式 经济学奖 纪念日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中国高频引力波研究的原创性工作

机 构
简介 2011年11月10日,美国束能推进研究所Andrew Beckwith博士来到《大学科普》编辑部,与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李芳昱教授和热爱物理学的老师、同学进行了交流,并接受了本刊约稿邀请。
期数 2012-1
关键词 原创性 引力 高频 中国 重庆大学 研究所 编辑部 物理学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走进破译家蚕基因组天书的“973”青年科学家

机 构
简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坚持“面向战略需求,聚焦科学目标,造就将帅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实现重点突破,服务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指南引
期数 2012-1
关键词 青年科学家 家蚕基因组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天书 破译 国家战略需求 科学前沿问题 973计划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物理学与艺木

机 构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
简介 美国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姆曾说,“就物理学充满真知灼见而言,它实在是艺术。”物理学定律告诉我们“异质相补,同质相斥”,把不同的东西相结合,它总是会找到互补的地方,而且有异曲同工之妙。同质的东西相反不一定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当然,并不是说把不同
期数 2011-1
关键词 物理学家 异曲同工 同质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法及其利用技术

机 构 中南大学资安学院 长沙400012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重庆400044
简介 本论文在参考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理论学习,并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现状的了解及对国内外煤矿安全现状的对比,掌握了煤矿瓦斯的来源、危害,分析了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运移及赋存规律,归纳了影响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因素及瓦斯涌出量
期数 2010-1
关键词 瓦斯 瓦斯抽放 瓦斯涌出量 工程技术对策 无害化利用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德立学立业立人

机 构
简介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不断丰富和发展求真求实的科学文化内涵,形成了以科学精神为精髓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
期数 2012-1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 立人 立业 新中国成立 人类智慧 文化内涵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2012年太阳会给地球带来什么

机 构
简介 人类从18世纪开始规范地记录太阳活动,并给太阳的活动编订代码。2008年太阳进入到第24个活动周期,预测2012年太阳将进入这个活动周期的高峰期,太阳将出现数目相对较多的太阳黑子、耀斑以及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事件。
期数 2012-1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地球 活动周期 2008年 18世纪 太阳黑子 高峰期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建筑与艺术

机 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简介 建筑是极具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对象。其营造与构建始终体现各种文明中重整体、重体悟的系统思维方式,注重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交叉、渗透、相通和综合。从审美的主体来看,建筑审美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诸多审美心理因素综合参与的过程,既有如情感、想象等
期数 2011-1
关键词 艺术对象 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审美需要 空间属性 系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 心理过程
在线预览 下载全文
首页 上一页 175 176177178179180181 下一页 末页 GO 共 235 页
忘记密码?

记住密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