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
2010年 | 1 2 3 4 B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
2009年 | 1 2 |
搜索结果694条
基于博物馆展示环境的化石加固剂比较研究——以大型脊椎动物为例
机 构 | :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
简介 | : |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众多,保护责任重大。传统的加固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博物馆的展示需要。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使用Paraloid B-72、Butvar B-98加固后的色差、粘合性能和去除率,选择适合大型脊椎动物的化石加固剂。 |
期数 | : | 2019-1 |
关键词 | : | 自然博物馆 化石加固剂 Paraloid B-72 Butvar B-98 |
“缤纷多彩的土壤动物”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机 构 | :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
简介 | : | 针对小学生设计了“缤纷多彩的土壤动物”教育活动,并对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据此总结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教育活动 小学生 土壤动物 |
关于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征稿的通知
机 构 | : | 浙江省博物馆 |
简介 | : |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博物馆活动的经济因素和条件。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必然导致博物馆性质、类型、数量、观念、角色和策略等诸多方面的变动与调整。如何通过理论重建和运行调适,主动、及时、恰切地应对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是博物馆面临的一个常议常新的重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博物馆学 中国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浙江省博物馆 论文截稿日期 网络博物馆 会议规模 环境变化 生态博物馆 电子邮件形式 |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策划与开发
机 构 | :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 |
简介 | : | 如今,博物馆以丰富的展品资源为依托,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之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学习空间。通过对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肤色的猜想”活动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场馆环境中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并依据该框架进行学习活动的迭代设计,验证此项活动的有效性及其在知识、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场馆学习 教育活动 上海自然博物馆 |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科普慕课平台
机 构 | : |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
简介 | : | 慕课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传播的利器,其课程内容涵盖广泛,授课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教师、学习者和主题是构成每门科普慕课的必备要素,而学习材料和学习情境则是辅助要素,可根据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和教师要求进行简化或取舍。同时,课程的策划者可以是教师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慕课 互联网 科普 |
生态博物馆自我认知与教育:第三代生态博物馆认知中心的实践探索
机 构 | :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简介 | : | 以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生态博物馆,用“认知中心”取代了第一代、第二代生态博物馆的“资料信息中心”,进一步强调生态博物馆所具有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教育功能。无论法国的生态博物馆还是挪威的生态博物馆,均用“资料信息中心”作为专业化工具 |
期数 | : | 2015-1 |
关键词 | : | 生态博物馆 认知中心 自我认知 自我教育安吉 |
“互联网+新科普”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分析
机 构 | : |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 | : | “互联网+新科普”是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载体新、形式新、内容新、作者新、受众新、模式新等六大基本特征;网站、微博、微信以及App等多平台的分众传播、PC与移动端的复合联动是“互联网+新科普”发展的基本模式;“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互联网 科普 微博 微信 |
2017年度文博法律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机 构 | : | 故宫博物院 |
简介 | :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要求,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满足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需要,结合《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与《博物馆条例》的颁布,拟于2017年5月上旬在上海举办“文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文博 博物馆建设 文物保护法 中国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中国文物学会 法律专业 陈列展览 法制体系 |
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传播实践探究
机 构 | : |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 |
简介 | : | “制定研究议程,促进开发、传播和应用具有价值的知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它的科学传播实践渗透在 主题日宣传、出版物发行、新闻报道、会议论坛、亲善大使的开展之中,内容涉及公共卫生、生命健康、疫苗和药物、疾病等多个 方面.世界卫生组织 |
期数 | : | 2017-1 |
关键词 | : | 科学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 模式 特点 |
对STEM管道比喻理论的质疑——STEM管道比喻理论是否适用于学生和STEM从业人员?
机 构 | :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 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 |
简介 | : | 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通常使用一个越来越窄的“管道“来形容获得STEM学位并从事STEM行业的过程。本研究意在质疑STEM管道比喻理论的正确性,尽管它是理解和制定有关STEM职业生涯政策的主要框架。根据对相关文献的考证以及对1988年美国“国 |
期数 | : | 2015-1 |
关键词 | : | 管道比喻理论 途径组合理论 教育政策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