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3 4 |
2018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4年 |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9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7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5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3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Z1 Z2 |
搜索结果2468条
地方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机 构 | : | |
简介 | : | 《课程教学研究》第3期刊发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李文郁编审的《广东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研究与实践》,文章指出:在地方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区域性原则。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时代和本地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和综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课程建设 自然资源 人才培养 社会发展 综合利用 区域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课程研究 |
自主合作 优势互补——科学实验的组织策略
机 构 | : | 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 226600 |
简介 | : | 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一直非常浓厚,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首先是好奇心驱使,其次是探究激情。在传统的以讲为主的课堂上,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激情,在应试教育的"打击"中正逐渐失去,但如果能够给孩子宽松的环境,他们的这种天性就被激发了出 |
期数 | : | 2014-10 |
关键词 | : | 科学实验 自主合作 组织策略 优势互补 分工与合作 主观能动性 应试教育 自主参与 |
一年级新生队列队形和原地转法教学新思路
机 构 | : |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226400 |
简介 | : | 队列队形和原地转法是一年级新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但许多教师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尽管很努力地讲解、示范,甚至喊破了嗓子,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如何让一年级新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本人进行了创新尝试。一、队列队形教学1.给 |
期数 | : | 2014-10 |
关键词 | : | 一年级新生 队列队形 教学内容 原地 年轻教师 工作岗位 教学效果 心理特点 |
我看到的美国德育--基于对阿肯色州六个学区的德育考察
机 构 | : |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教育集团 310011 |
简介 | : | 笔者是一个长期从事小学品德教学的教师,前不久有幸参加了赴美访学考察活动。我们深入美国阿肯色州六个学区的中小学进行了深度访问和参观,引发了笔者对美国德育的更多思考。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德育 美国 学区 品德教学 考察活动 中小学 教师 |
哪只瓶子最不容易倒
机 构 | : |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310005 |
简介 |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6课《建高塔》,是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归宿,通过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建造"高塔"等一系列的亲历探究、体会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的物体不容易倒。有教师 |
期数 | : | 2014-10 |
关键词 | : | 《科学》 科学概念 空气阻力 教学内容 自来水 六年级 教科版 塑料瓶 |
面向未来的参与能力——PISA“素养”
机 构 | : | |
简介 | : | 《外国中小学教育》今年第1期刊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小虎的《面向未来的参与能力——PISA“素养”概念的发展》,摘要如下: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PISA 参与能力 面向未来 素养 中小学教育 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 |
橡皮泥捏塑学法指导初探
机 构 | : | 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 361003 |
简介 | : |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玩橡皮泥成为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感受玩泥巴的一种途径。学习橡皮泥捏塑对学生很有意义,因为在揉、捏、搓等制作橡皮泥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手的操作能力及手、眼、脑协调能力;在观察制作橡皮泥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锻炼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橡皮泥 学法指导 空间思维能力 操作能力 协调能力 感官体验 造型能力 学生 |
引导学生在亲历探究中触摸科学
机 构 | : |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324000 |
简介 | : |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的体验,因为自身体验最清楚,也最容易得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可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引发他们思考,触动心灵,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 |
期数 | : | 2014-10 |
关键词 | : | 引导学生 科学本质 触摸 亲身体验 著名教育家 获取知识 内在规律 实际教学 |
新教师应避免的八个教学误区
机 构 | : |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中学 518026 |
简介 | : | 美国著名教育杂志LEDAERSHIP最近刊登了加里鲁宾斯坦的文章,谈新教师应避免的八个教学误区。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教学误区 新教师 鲁宾斯坦 教育杂志 文章 |
科学实验课中的“假实验”举例
机 构 | : | 江苏省睢宁县邱集小学 221234 |
简介 | :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实验课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但是,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消极应对,导致在上科学实验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探究""假探究"等许多"假实验"现象。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学生科学素质 实验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核心课程 学习科学 教师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