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3 4 |
2018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4年 |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9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7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5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3年 | 1 3 4 5 6 7 9 10 11 12 |
201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Z1 Z2 |
搜索结果2468条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要回归本真
机 构 | : | 浙江省建德市明珠小学 311600 |
简介 |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与目标决定了成果展示的本质是学生梳理、反思、交流活动的过程,在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努力探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的视角凝聚各小组的思维与智慧,将研究活动推向深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开始关注成果展示的重要 |
期数 | : | 2013-6 |
关键词 |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成果展示 回归 交流活动 研究活动 课程改革 学生 对话 |
以创新为核心的技术素养培养——基于浙教版《劳动与技术》新教材的视角
机 构 | :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 314009 |
简介 | : |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实施,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 |
期数 | : | 2015-6 |
关键词 | : | 技术素养 技术教育课程 浙教版 操作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 |
走出评价的“尴尬”——小学语文教学中“误评”现象透析
机 构 | : | 浙江省龙游县大街小学 324403 |
简介 | : | 回首课堂,曾有许多精彩的回忆让人怦然心动,也有许多尴尬的瞬间令人深思回味: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是否正确无误、恰如其分?是否发挥出了它的最大作用?为什么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麻木不仁,甚至烦不胜烦?笔者收集了几种“误评”的现象,进行透析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小学语文教学 评价 透析 尴尬 课堂 教师 学生 |
例谈“知觉整合型”音乐课堂的构建
机 构 | : | 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314200 |
简介 | : | 知觉过程是人脑把个别感官刺激综合为整体经验而对事物的整体形象反映的过程。学生的音乐判断、音乐思维、音乐想象等一切比较高级、复杂的音乐心理活动都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音乐教师,若能有意识地构建知觉整合型音乐课堂,不仅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 |
期数 | : | 2015-6 |
关键词 | : | 音乐课堂 知觉过程 整合型 音乐素养 运动知觉 音乐思维 音乐审美体验 心理活动 音乐学习 音乐作品 |
公平杯里的新秘密——谈基于技术设计的小学科学教学
机 构 | :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 310005 |
简介 | : | 技术设计是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一则课堂教学实例引出,分析了基于技术设计的小学科学教学的四个目标和三种水平,提出了“原型启发”、“设计制作”、“效能评价”、“建立关联”四阶段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期数 | : | 2013-6 |
关键词 | : | 设计制作 科学教学 小学生 技术 秘密 公平 科学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 |
例谈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机 构 | : |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324000 |
简介 | : | 小学科学中的大部分科学知识是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据初步统计,小学科学学科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半数以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依赖师生的实验探究。通过一些直观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科学概念得以诠释 |
期数 | : | 2015-6 |
关键词 | : | 小学科学 科学学科 教学效果 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活动 自制教具 总课时 金属条 空气体积 音乐盒 |
品德课堂课后延伸途径探微
机 构 | : | 福建省上杭县稔田中心小学 364200 |
简介 | : | 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是指循着课内教育主题深化的脉络,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让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足迹,使品德教育流程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学生课内外的所有生活领域。品德课的课后延伸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之 |
期数 | : | 2013-6 |
关键词 | : | 品德课堂 课后延伸 《品德与社会》课程 《品德与生活》 课内教育 课程教学 生活领域 实践体验 |
“读练”结合让“言语”生根
机 构 | :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小学 311219 |
简介 | :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堂应该建构“读”“练”并重并适当朝向“运用”的课程态势,努力做到言意兼得。但综观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言语”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阅读教学 实践性课程 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 义务教育 语文课堂 |
巧设动作示范情境 提升学生视觉表象
机 构 | :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310000 |
简介 | : | 在体育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首先是从观看教师的动作示范开始,在观看过程中其大脑视觉神经系统开始工作,通过视觉神经的作用,所看到的动作示范就会在大脑中形成视觉表象,这些视觉表象建立后会激发学生的行为和动作。在体育教学中,要使 |
期数 | : | 2015-6 |
关键词 | : | 视觉表象 动作示范 视觉神经 动觉表象 体育教学 学习活动 情境创设 体育技术 教学情境 生活情境 |
教师课前“下水实验”的五个关注点
机 构 | : |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321400 浙江省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 323600 |
简介 | : | 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下水实验”指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对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多次的预演或试验,从而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的行为。教师课前的“下水实验”对于提高整个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能起到积 |
期数 | : | 2013-6 |
关键词 | : | 学生实验 科学教师 课前 科学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 有效指导 教学建议 实验活动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