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
2009年 | 1 2 3 4 5 6 |
2007年 | 1 2 3 4 5 6 |
2005年 | 1 2 3 4 5 6 |
2003年 | 1 2 3 4 5 6 |
2000年 | 4 5 6 |
1998年 | 1 2 3 4 5 6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
2010年 | 1 2 3 4 5 6 |
2008年 | 1 2 3 4 5 6 |
2006年 | 1 2 3 4 5 6 |
2004年 | 1 2 3 4 5 6 |
2002年 | 1 2 3 4 5 6 |
1999年 | 1 2 3 4 5 6 |
搜索结果4172条
湖北省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取得佳绩
机 构 | : | |
简介 | : | 2014年10月18至20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指导、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95名教师参加了说课活动。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中小学实验教学 说课活动 湖北省 国际展览中心 基础教育 行业协会 教育装备 优秀作品 |
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创新
机 构 | : | 江苏省镇江市第十中学 212006 |
简介 | : | 1实验的改进背景与目的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是中学化学第一个定量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典型的一个教学型实验。做好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辅助与启蒙作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操作是在空气中用 |
期数 | : | 2016-6 |
关键词 | : | 实验创新 氧气含量 测定实验 空气 体积分数 红磷 燃烧法 中学化学教学 |
乙醇与水分子间作用力演示实验探究
机 构 | :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430010 |
简介 | : | 1实验原理 乙醇分子和水分子均为极性分子,且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但彼此间的氢键、范德华力可被某些盐破坏,致使乙醇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分层。此分层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的颜色快速而直观地判断出来。 |
期数 | : | 2016-6 |
关键词 | : | 分子间作用力 乙醇 实验探究 演示 酸碱指示剂 实验原理 极性分子 范德华力 |
过氧化钠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反应的实验探讨
机 构 | : |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730046 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 131200 |
简介 | : |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教材介绍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时,这样叙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CO3+O2。因此,它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
期数 | : | 2016-6 |
关键词 | : | 实验教科书 二氧化碳 过氧化钠 反应时 干燥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碳酸钠 |
湖北省“万高达杯”中学化学实验技能创新大赛在武汉举行
机 构 | : | |
简介 | : | 湖北省“万高达杯”中学化学实验技能创新大赛于200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共有16个市、州、江汉油田的188名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大赛,经过评委打分和专家委员会审核以及组委会确认,有4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64名教师获得二等奖, |
期数 | : | 2009-6 |
关键词 | : | 化学实验技能 创新大赛 湖北省 武汉 中学 实验技术人员 专家委员会 江汉油田 |
浅议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途径
机 构 | : |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361026 |
简介 | : |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仔细观察现象、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并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
期数 | : | 2011-6 |
关键词 | : | 创新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 物理课程改革 科学素养 物理规律 实验方案 精心设计 实验探究 |
《神奇的水》教学
机 构 | : |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太和小学 433128 |
简介 | : | 以苏教版科学3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方法。 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水的两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和溶解现象。 |
期数 | : | 2016-6 |
关键词 | : | 教学方法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毛细现象 苏教版 溶解 |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机 构 | : |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226001 |
简介 | :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课件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教师上课必不可少的助手,使我们的课堂容量加大,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模式。但多媒体技术是把双刃剑,其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 |
期数 | : | 2011-6 |
关键词 | : | 多媒体课件 学校教学 应用 学校教育现代化 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 课堂容量 传统教学 |
读“讲透学科逻辑渗透物理方法”之感受
机 构 | :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学校 528000 |
简介 | : | 《广东教育》2015年第2期(综合第516期)中"讲透科学逻辑,渗透物理方法——对《光的折射》的教学思考"(以下简称《讲》文)一文,笔者读完之后,很受启发。该文作者比较熟悉初中物理教材和课堂教学,如果《讲》文没有错漏或将对初中物理教与学有很 |
期数 | : | 2016-6 |
关键词 | : | 物理方法 学科逻辑 《光的折射》 感受 《广东教育》 科学逻辑 教学思考 初中物理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