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深度教学例析
机 构 | : | 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214071 |
简介 | : | 数学教学应该追求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的教学。深度教学不仅关注外显的“演绎-系统知识”的掌握,也应关注内隐的“经验-缄默”知识的积淀。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深度教学 外显知识 内隐知识 |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及意图说明
机 构 | : | 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226100 |
简介 | : |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小数 教学设计 意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概括能力 五年级 自主 |
影响操作型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要素
机 构 | : |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 |
简介 | : | "实践和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加的领域。对于这一领域内容的教学,部分一线教师在理解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有的将其上成了"双基"课,有的将其上成了"放羊"课。那么影响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要素到底有哪些?通过多次的案例比较研究发现,教师在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操作型 实践活动 有效性 要素 |
润物无声地积淀数学活动经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与评析
机 构 | :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10018 |
简介 | : |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条形统计图 数学活动经验 可能性 教学设计 积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三年级 |
《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评析
机 构 | : |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213001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215128 |
简介 | : |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根据问题情境有意识地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教学设计 列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问题情境 五年级 有意识 学生 |
集体备课:通向有效课堂的捷径
机 构 | : | 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 |
简介 | : | 学校承担教学开放活动,杨老师需要执教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一课。这节课先后试上三次,每次试上后,听课教师都坐下来参与评课,杨老师再根据大家的建议和自己的理解加以修改。所以我们可以称这样的方式为集体备课。本文仅就"认识圆柱"的集体备课环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集体备课 引导学生 听课教师 圆柱 长方体 教研员 新知识 课堂 正方体 基本数学思想 |
教学设计应着眼学生思维的发展
机 构 | : | 连云港市连云区教育局教研室 |
简介 | : |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着注重形式、结构松散和坡度过大等问题,直接导致教学目标虚化、教学重点不突出和教字难点无法突破。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落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教学设计 目标 重点 难点 思维发展 |
《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设计及意图说明
机 构 | : |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210018 |
简介 | : |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70~7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完成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或利用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教学设计 整理 分段 意图 教学内容 现实情境 教学目标 统计表 |
有意总结:让课堂更精彩
机 构 | : |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214200 |
简介 | : | 课堂总结是指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提炼和转化升华的一种行为方式。好的课堂总结,应立足“课眼”,在点面互动中梳理知识、顺畅学习通道,实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效和价值;应前后呼应,不仅是知识的总结和复述, |
期数 | : | 2015-10 |
关键词 | : | 课堂总结 点面互动 前后呼应 |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说明
机 构 | :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215021 |
简介 | : |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一句口诀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口诀。2.能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应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7的乘法口诀》 学生自主 教学设计 教师指导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二年级 式题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