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与思考
机 构 | : |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
简介 | : |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习的基础上,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乘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在学习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中,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乘法交换律 运算律 乘法结合律 思考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 探索过程 算式 教学设计 教师 |
增强目标意识 切合学生实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片段引发的思考
机 构 | : | 宝应县桃园小学 225800 |
简介 | : | 前不久,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新荷杯”同课异构活动。下面就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思考。 【教学片段】 师: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画片?怎么列式?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教学片段 两位数加一位数 目标意识 学生实际 同课异构 学校组织 教师 |
“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背景及教学对策
机 构 | : |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
简介 | : | "平移和旋转"是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的知识。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师教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因此,整体把握"平移和旋转"的知识体系,理性分析教学背景,领会蕴涵的思想方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充分展示"平移和旋转"深厚的内蕴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刚体运动 几何变换 “混而不错” |
从蒜叶生长日记谈起
机 构 | : | 常熟市石梅小学 215500 |
简介 | : | 苏教版教材在高年级某些内容较多的单元之后安排的“整理与练习”中,设计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素养。以教学日记的形式记录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并对活动的收获与体会进行反思,是一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探索与实践 日记 反思 |
经验:贯穿教学始终的绵绵红线
机 构 | : | 无锡新区实验小学 |
简介 | : | 学生参与学习的经验分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这两方面的经验交织在一起互为作用。教师应该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和利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具体地说,可以引领学生以生活经验为起点,通过探究、反省、交流等方式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形成新的经验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生活经验 数学经验 “数学化” 回归 |
注重理解规律的本质——《找规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机 构 | : | 靖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214500 |
简介 | : |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联系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我市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中,多位教师选择了下面的教法。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找规律》 教学实践 本质 教学目标 探索规律 评比活动 教师教学 教师选择 |
课堂提问: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机 构 | : | 溧水县实验小学 |
简介 | : | 吴存明(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专题交流活动。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的主要途径在于提问。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甚至干脆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实践表明,很多特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课堂提问 学生思维 教师提问 青年教师 引导学生 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课 有效性 南京市 |
开放,从“无序”走向“有度”
机 构 | : |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223001 |
简介 | : | 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间隔排列的规律》第一课时,在引入环节经历了从“无序开放”到“开放有度”的重建过程。下面我就结合引入环节的教学与重建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无序” 开放 四年级 苏教版 |
对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机 构 | : | 南京晓庄学院教科院 溧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
简介 | : | 课堂提问向来是一线教师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要想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该弄清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提问是什么?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常见的教师课堂行为,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有效性 教师提问 学生参与 课堂提问 教师课堂行为 学习状态 思考 课堂教学 回答 反应 |
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分析与思考
机 构 | : |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
简介 | : | 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对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操作活动呢?教师需要就操作活动内容和时机的选择、操作活动时空的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操作 有效 分析 思考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