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与说明
机 构 | : | 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215600 |
简介 | : |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正方形 长方形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动手操作 学生观 |
“是三种方法吗”
机 构 | : | 常州市实验小学 213003 |
简介 | :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一节调研课上,教师出示主题图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随后列出算式24+9,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算理和算法(可以想一想、写一写,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学生在交流中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引导学生 一年级下册 提出问题 苏教版 主题图 教师 算式 |
《小数的意义整理与练习》教学设计与说明
机 构 | : | 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224247 |
简介 | : |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4~45页“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将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应用知识解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小数 教学设计 练习 整理 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大小比较 |
“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
机 构 | : | 南京市力学小学 210024 |
简介 | : | 今天进行了第四单元测试。我正在马不停蹄地埋头改试卷,突然发现有一道解决问题学生错得比较多,而且错误答案也一样: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要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你能求出篱笆的总长度吗?(60+10)×2=140(米)。为什么会这样列式?我边改边想: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老师 平行四边形 单元测试 问题学生 错误答案 试卷 |
回顾整理 建立结构 提高能力——谈《小数的意义整理与练习》的教学
机 构 | : | 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21300 |
简介 | : | 《小数的意义整理与练习》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的部分内容。教材安排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整理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沟通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设计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练习,深化对小数的认识和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知识整理 认知结构 小数 练习 意义 学生沟通 教学 能力 |
还给学生学习的时空
机 构 | : | 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 211102 |
简介 | : |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数学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之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致使课堂教学中"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一,怕学生不会,降低学习难度,美其名曰"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数学学习 学生 时空 教师指导 教学任务 主动建构 数学知识 学习能力 |
发挥动手实践的教学效益
机 构 | : | 南京市宝船实验小学 210036 |
简介 | : |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德国教育学家海因里希教授的实验指出:人对学习内容的吸收,如果仅是听和看的话,只能吸收50%;若能加上动手实践的话,则能吸收90%。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动手实践 教学效益 引导学生 小学低年级 学习数学 合作交流 学习内容 教育学家 |
经历概念发生过程 促进概念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机 构 | : | 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210049 |
简介 | : | 学习是学习者以有意义的方式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设计并运用矛盾冲突,驱动其积极探索。分层剖析逐步理解,结合实例辅助理解,综合运用促进理解,可以让学生逐步建构百分数的意义。 |
期数 | : | 2012-10 |
关键词 | : | 情境 需要 过程 自主建构 |
巧设导学菜单 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机 构 | : | 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 214028 |
简介 | : | 预习是学习个体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索,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但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布置预习后,一部分学生并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的,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学生 |
期数 | : | 2013-10 |
关键词 | : | 预习 有效性 菜单 导学 激发学习兴趣 探索活动 学习个体 学习方法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