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教师应让教学有“问题”——由《乘加(减)混合运算》等几节课想到的
机 构 | : |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
简介 | : | 有幸拜读周素娟等老师的精彩课例,感觉到这些课中散发出的浓浓问题味,由此也深深触发了我对"问题教学"的一些思考。问题是发动教学和发展教学的"油料",真正的教学应该是问题教学,都会经历着一个不断制造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的循环递进过程。一、教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 问题教学 教师 教学情境 混合运算 问题解决 教学策略 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 |
学生出错后的思考
机 构 | : | 溧阳市城南小学 213300 |
简介 | : | 面积单元复习课后,我让学生完成下面一道题:下图的面积约是()平方厘米。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全班37人只有3人做的是对的,其余34人绝大部分结果在20平方厘米至30平方厘米之间。上面这个图形的面积难道有这么大吗?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概念建立应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学生 单元复习 平方 面积 课后 |
等一等:教学应有的情怀
机 构 | : | 东台师范附属小学 |
简介 | : | 教师在教学场境中,受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习惯影响,常常不愿意"等一等"。其实,数学学习特别需要学生等一等,知识的获得和人的成长都需要等一等。等一等,常常顺应了自然的成熟规律。等一等,是教学应有的情怀,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等一等 教学 情怀 智慧 |
“导”比“引”更重要
机 构 | : |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210012 |
简介 | : |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导” 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 数学教学 高年级 创造性 教师 |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机 构 | : |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
简介 | : |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七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解决问题 提升策略 引导学生 假设 容量比 数量关系 评析 教师 果汁 画线段图 |
导入也要因地制宜
机 构 | : | 南通市通州区英雄小学 226300 |
简介 | : | 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平行与相交》。教师让学生想象两支铅笔掉在地上,可能是什么样子,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同时提醒学生,可以把这两支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学生汇报后,教师利用投影呈现出如下6种方法: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导入 教研活动 位置关系 教师 学生 铅笔 想象 平行 |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机 构 | : | 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 |
简介 | : |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1页例2,第92页"练一练"、练习十七第3、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解决问题 运用策略 假设 解决实际问题 小船 学生体验 教学 提出问题 反思 正确答案 |
重视不完全归纳过程中的“验证”
机 构 | : | 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226100 |
简介 | : | 教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从“百数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5和2的倍数后,我让学生观察、归纳5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很快发现“5的倍数是个位上是0或5的自然数”。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不完全归纳 验证 学生观 倍数 自然数 教学 |
感悟·建构·内化——《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机 构 | : | 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
简介 | : |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例1、例2,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 |
期数 | : | 2009-10 |
关键词 | : | 解决问题 内化策略 引导学生 教育教学 建构 感悟 有序 教师 评析 策略意识 |
怎一个“少数服从多数”了得
机 构 | : |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225400 |
简介 | : | 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让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时,看到只有十几个学生的结果是5.7厘米,而其余的学生都是5.8厘米,为了让课堂上的争执尽快收场,所以就草率地下结论:少数服从多数,火柴盒的长就是5.8厘米。笔者认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少数服从多数 教学案例 问题研讨 教学处理 表面积 长方体 学生 火柴盒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