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南京中华附小:积极构建“问学课堂”
机 构 | : | |
简介 | : |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始建于光绪31年(公元1905年),原名“龙江学堂”;1934年更名为“上新河小学”.自此,学校揭开了培英育秀的新篇章.2007年,学校成为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2015年,学校成功创建小班化示范学校,在办学上有 |
期数 | : | 2018-1 |
关键词 | : | 南京市 中华 实验学校 课堂 附属小学 1934年 2007年 小班化 |
儒雅文化 儒雅课堂 儒雅行为 南京六合实小:以“儒雅教育”引领学生发展
机 构 | : | |
简介 | : |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14年,1982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1996年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列入“江苏名小学”。学校坚持以“儒雅教育”为立校主线,通过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办学活力、培养“儒雅学生”。 |
期数 | : | 2015-1 |
关键词 | : | 教育委员会 学生发展 六合区 南京市 儒雅 雅文化 课堂 行为 |
留有空间
机 构 | : | 江苏省洪泽县朱坝小学 |
简介 | : | 据报载,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探索了让学生“选课走班”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安排自己的学习。他们的课表有四种颜色标识:红色的是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时间,粉色的是自习时间,绿色的是锻炼时间,蓝色的是学生根据自 |
期数 | : | 2015-1 |
关键词 | : | 北京市十一学校 空间 学习形式 自习时间 学生会 自身特点 锻炼时间 学习资料 |
学生究竟能走多远——一次关于直径的探究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210008 |
简介 | : | 《圆的认识》一课最后,我让学生说说对直径的感受。一个学生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觉得,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点头,但是也有学生特别较真:“你觉得最长,就一定最长吗?”这是一个好问题,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感觉出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
期数 | : | 2019-1 |
关键词 | : | 学生 直径 《圆的认识》 五年级 线段 |
“主打”教学目标:引领有效阅读教学
机 构 | : | 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211200 |
简介 | : | 有效设定每篇课文的“主打”教学目标,无疑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始。在如今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成功解读文本并设定出每篇课文适宜的“主打”教学目标的基本策略。精确设定每篇课文的“主打”教学目标,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潜心钻研及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教 |
期数 | : | 2010-1 |
关键词 | : | “主打”教学目标 设定 选择 整合 |
教师精彩学生出彩校园多姿多彩苏州吴江震泽实小:聚焦乡土文化,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品牌
机 构 | : | |
简介 | :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位于“吴头越尾”的吴江西南部,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杨嘉墀,曾在这里求学。学校以“尊重为本,多元发展”为办学理念,秉承“爱智.崇德”的校训,努力追求“教师精彩,学生出彩 |
期数 | : | 2019-1 |
关键词 | : | 综合实践活动 苏州市 乡土文化 特色品牌 吴江 校园 学生 教师 |
课堂交流:与语文学科本质的对话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210003 |
简介 | : | 一、课堂交流的学科性流失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经历共享,实现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
期数 | : | 2010-1 |
关键词 | : | 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交流 学科本质 对话 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 相互沟通 教学相长 |
经历与经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基础追求
机 构 | :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224005 |
简介 | : |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把儿童的经历与经验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追求,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教学策略。即在教学中努力使儿童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 |
期数 | : | 2010-1 |
关键词 | : | 儿童 品德 生活 经历 体验 |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
机 构 | : | 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11171 |
简介 | : | 通过对科学史内涵和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必要性的认识定位,从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两方面阐述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分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存在的困难,探讨了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途径,并揭示了在实践中应把握的教学原则。 |
期数 | : | 2010-1 |
关键词 | : | 科学教学 科学史教育 渗透途径 |
“天涯碧草话斜阳”——《草原》教学中的多维审美
机 构 |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210044 |
简介 | : | 审美品质是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品读和感悟,发现美,欣赏美。《草原》一课教学,聚焦景色、情感、语言等维度,开展览草原景色、享情景交融、品语言特色的多维审美。 |
期数 | : | 2019-1 |
关键词 | : | 审美品质 阅读教学 多维审美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