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走向“理解”的数学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评析
机 构 | : | 海安县实验小学 22660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10018 |
简介 | : |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一位数 两位数 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 “理解” 口算方法 整十数 笔算 |
细节彰显智慧——评许芳老师的《认数》一课
机 构 | : | 仪征市教育局教研室 211400 |
简介 | : | 许芳老师上的《认数》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细节的处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
期数 | : | 2010-2 |
关键词 | : | 《认数》 教学智慧 老师 教师 |
精雕细琢,只为更自然——《平均数》一课引出概念的教学设计
机 构 | : | 无锡市育红小学 214062 |
简介 | : | 在江苏省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研究了《平均数》一课。磨课的经历让我们难以忘怀。现就“引出平均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谈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平均数》 教学设计 概念 自然 教学观摩活动 2010年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 |
唯有深入,方能高效——以《平均数》教材习题资源的创新使用为例
机 构 | : |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214071 |
简介 | : | 习题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载体,练习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例题的教学比较重视,但对教材习题及其练习过程的设计却较少深入研究,往往只是把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缺少对习题深度的挖掘以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整合,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教材习题 《平均数》 创新使用 资源 方能 练习过程 知识与能力 有效学习 |
《认识千克》导入教学的改进
机 构 | : | 丹阳市界牌中心校 212323 |
简介 | : | 《认识千克》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学生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如何引入质量单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呢?我依据教材的设计,采用让学生比较两袋食品哪一袋更重一些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如何计量物体的质量。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导入教学 质量单位 学生体会 长度单位 学习 教材 情境 |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说明
机 构 | : | 南京市小营小学 210016 |
简介 | : |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认识三角形》 教学设计 知识经验 学习活动 解三角形 学生 三边 |
追求教学的第三重境界——兼谈江苏省2010年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学观摩活动印象
机 构 | : | 南通市教学研究室 226001 |
简介 | : | 江苏省教研室原主任郑君威先生在谈论数学教学时,曾经提到教学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第一学段的13节课中,不少教师的教学依稀让我们看到教学的第三重境界。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教学观摩活动 小学数学 江苏省 2010年 学段 印象 省教研室 原主任 |
倾心打磨精彩课堂——记《秒的认识》教学历程
机 构 | : | 常州市博爱小学 213003 |
简介 | : | 《秒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认真钻研教材,反复研读教参,广泛搜集资料之后,我把教学重心放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秒的建构与体验过程。经过思考和准备,我进行了初次的教学尝试。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学历 课堂 教学内容 钻研教材 搜集资料 体验过程 教学重心 教学尝试 |
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认识周长》教学感悟
机 构 | : | 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210016 |
简介 | : | 郑君威先生在讲话中提到,一节好课教师至少明确三个方面:一,教的是什么?二,怎么去教?三,还能留给学生什么?这三方面无论哪一点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郑先生的话虽然简明、朴实,但其中却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值得品味。 |
期数 | : | 2011-2 |
关键词 | : | 教学感悟 概念教学 周长 实践 学生 教师 朴实 |
主题“群”解读:文本解读的应然形态
机 构 | :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213161 |
简介 | : | 文本解读是进入教学设计层面的行动指南,更是对于每一篇文本教学的思想纲领。文本解读的实施策略,主要依托于文本细读。然而,文本细读对于解读者的文学背景、文学功底、文学素养均有着极高的要求。于是很多时候,文本细读在教师的解读实践中沦落为“文本碎读 |
期数 | : | 2013-1 |
关键词 | : | 文本解读主题“群”文体人文言语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