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的例证设计
机 构 | : | 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教研室 214031 |
简介 | : | 数学概念例证是指能够说明或代表数学概念属性的例子。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设计好例证,对于揭示概念属性、概括概念定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例证呈现对概念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概念教学中例证设计的四个基本规则。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数学概念 例证 设计 |
强化几何直观积累解决问题经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机 构 | : | 邳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221300 |
简介 | :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是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为基础的:在学习活动上,相差关系的问题可以通过“摆一摆”、“排一排”的操作得到解决;在数学概念上,“比一个数多几,相当于这个数添上几”,“比一个数少几,相当于这个数去掉几” |
期数 | : | 2013-4 |
关键词 | : | 数学活动经验 个数 教学实践 几何直观 数学概念 学习活动 列式计算 数学计算 |
如何认识数学概念
机 构 | : |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10097 |
简介 | : | 数学概念教学之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对数学概念的“多层面的理解”上来确认。数学概念的核心,就逻辑学而言是其内涵与外延及其反变关系;就数学史而言是其内涵与外延的演变及其历史境遇;就教育心理学而言是其形成和同化的获得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就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数学概念 逻辑学 数学史 教育心理学 数学心 理学 |
让数学思想永驻数学课堂——《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思考
机 构 | : | 金湖县实验小学 211600 |
简介 | : | 1.结合具体图式,理解“倍”的含义,体会两个数之间的包含关系与“倍”的含义的内在联系。 |
期数 | : | 2013-4 |
关键词 | : |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 数学思想 包含关系 “倍” 个数 |
小学数学概念及其教学
机 构 | : | 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11171 |
简介 | : |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形成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更是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数学观的有力保证。因此,从数学概念的特点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一般过程,总结概念教学的一般流程,对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益是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小学 数学概念 学习 教学 |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与评析
机 构 | : |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223001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223001 |
简介 | : | 1.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
期数 | : | 2013-4 |
关键词 | : | 面积单位 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面积 平方 |
走向“为学生的设计”——一节数学课历经十四年的对比与思考
机 构 | :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10018 |
简介 | : | 引言:这篇文章,记录了我从2008年一直持续到2009年实践与思考的经历。我尝试通过一节内容平实的“家常课”,而不是公开课,和自己的过去对比,和他人的现在对比,在比较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思考。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对比 数学课 设计 学生 2009年 2008年 公开课 文章 |
课堂,静悄悄的革命——读贲友林老师《走向“为学生的设计”》有感
机 构 | :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10018 |
简介 | : | 阅读着一串串在实践中流淌的感受,享受着一份份在改革中丰盈的智慧,让我抑制不住地想为我们的课堂喝彩,为贲友林老师的成长和成熟喝彩。贲老师选取了计算教学的同一内容,通过不同时期的三种教学思路的回顾、呈现、剖析和解读,让我们深刻感受着课堂发展的时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数学课堂 老师 设计 学生 革命 计算教学 教学思路 感受 |
立足过程增强统计观念——对两个《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的评析
机 构 | : | 苏州市东山实验小学 215107 |
简介 | : | 两位教师的教学都注意有效设计导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感受扇形统计图的学习需要;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提供丰富的统计素材,充分感悟扇形统计图的价值。学生真实地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描述数据的能力逐步提高, |
期数 | : | 2013-4 |
关键词 | : | 教学设计 统计观念 统计图 扇形 有效设计 学习需要 组织教学 积极主动 |
成为会反思的研究型教师——有感于贲友林老师《走向“为学生的设计”》
机 构 | : | 东北师范大学 130024 |
简介 | : | 贲友林老师的文章《走向“为学生的设计”》很有新意,无论是对于第一线的教师,还是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都有参考价值。其新意在于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其价值在于一位来自第一线的教师以他个人的视角和经验,审视同一个课题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方式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研究型教师 设计 学生 老师 反思 数学教育研究 参考价值 新意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