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整数除法笔算学习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
机 构 | : | 如东县实验小学 226400 |
简介 | : | 在四则运算教学中,除法竖式计算相对较难。而整数除法竖式计算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常常会出现盲目套用、过程失构、技能滞后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学会上位思考,全面把握竖式计算的记录性、解析性和机械性的特质, |
期数 | : | 2012-6 |
关键词 | : | 除法笔算 学习 问题 对策 |
试论数学学习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知
机 构 | : | 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225009 |
简介 | : | 数学学习需要依靠学生的理性思维而达成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然而,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充满了较多的感性色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学生认知的“感性”和数学思维的“理性”这一对矛盾统一体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真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感性经验 理性认知 关系 |
继承与创新并举 育学与育教兼得——江苏省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在丹阳举行
机 构 | : | |
简介 | : | 丹凤朝阳,花红柳绿。江苏省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于2014年4月22-25日在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350多名小学数学教研员和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小学数学 培训会 新教材 江苏省 丹阳市 继承与创新 实验学校 教研员 |
学生数学经验知识和元认知对解题策略的影响
机 构 | : | |
简介 | : | 解题策略对解题的影响主要有:解题者掌握必需的解题策略,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能根据问题情境有效地选择解题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它主要包括归类(其心理过程是问题表征和模式识别)、化归、算法、分类、类比、构造、逆向策略。这些策略是解决数学问题的 |
期数 | : | 2009-6 |
关键词 | : | 解题策略 元认知水平 解决问题能力 解题方法 经验知识 弱方法 数学问题 数学教育学报 学生 模式识别 |
让好课成为好作品
机 构 | : | 海安县明道小学 |
简介 | : | 有人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档次都不怎么高,大多以教学评析为主。但我并不这样认为,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最贴近我们,我们也最有发言权。有的人听课,听的时候很激动,觉得上得太好了,可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没有认真地想.时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作品 教学评析 一线教师 发言权 听课 文章 课堂 |
聚焦数学本质 促进数学理解
机 构 | : | 江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214400 |
简介 | : | 聚焦数学本质。促进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数学教学中,新知引入时应该追本溯源,新知探究时注意探本穷源,新知应用时重视强本固源。教师通过深度引领与智慧点拨,促进学生实现数学深度理解,发展智慧。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数学本质 理解 追本溯源 探本穷源 强本固源 |
这里,流淌着智慧之泉
机 构 | : | 张家港暨阳实验小学 |
简介 | : | 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2009年度苏州市小学数学年会,观摩了特级教师顾建芳执教的一堂观摩课。教学过程中,大家被他幽默、洒脱的教学风格所深深折服,更被他师生互动中处处流淌着的教学智慧所打动。下面,笔者择取其中的几处细节,与老师们一起分享。片段 |
期数 | : | 2009-6 |
关键词 | : | 求平均数 三个问题 引导学生 教学智慧 老师 苏州市 苹果 特级教师 设计 幽默 |
要重视新知的完善与强化
机 构 | : | 铜山县三堡实验小学 |
简介 | : |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有关"公倍数"的教学遵循的是由抽象到抽象的教学线索,教材关注的是如何由倍数概念拓展到公倍数概念。这样的编排线索无疑是抽象的、枯燥的,学生也难以获得对相应数学知识的深刻体验。而苏教版实验教材对此进行了改革,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 |
期数 | : | 2009-6 |
关键词 | : | 公倍数 引导学生 强化 问题情境 实际教学 数学概念 具象到抽象 教师 方向 理解 |
由“7+30=73”引发的思考
机 构 | : | 东台师范附属小学 |
简介 | : | 前一段时间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同年级教师普遍反映,对于一位数在前、整十数在后的加法算式,学生错误率相对较高。比如:7+30=73、4+50=45等。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得出原因:有些学生把上面两道算式看成70+3=73、40+5=45, |
期数 | : | 2009-6 |
关键词 | : | 引导学生 负迁移 错误率 教师 对症下药 算式 内隐 算法 教学效果 位数 |
计算试题赏析
机 构 | : | 扬州市育才小学 |
简介 | : | 计算教学的考查一度仅仅是计算技能的比拼,缺失培养思维能力的内涵。教师考前关于计算的复习往往提醒学生"一要注意认真演算,二要细心检查",认真、细心几乎成了区分学生计算能力高下的关键,而对思维品质缺少应有的关注。下面一组计算试题在开放思维、探索 |
期数 | : | 2009-6 |
关键词 | : | 组计算 赏析 综合运用 学生 试题 探索规律 据发现 开放思维 算式 简便计算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