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永恒的微笑——《妈妈走了》教学设计
机 构 | : |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 226661 |
简介 | : | 《妈妈走了》是一本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本书的阅读,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接纳"死亡",学会提取、概括信息,初步了解故事结构,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即直面"死亡"、感受"幸福"、体悟"变化"、探究"原因"、追寻"圆满"。 |
期数 | : | 2017-6 |
关键词 | : | 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
“儿童故事屋”习作课程的设计与基本教学策略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210008 |
简介 | : | 将“故事屋”活动与小学习作教学融合,将“故事屋”的完整活动历程和戏剧策略引入课堂,让教师在自然、开放的教室环境中,与学生进行戏剧互动,以推动习作教学进程,并鼓励学生以纸笔创作的方式将故事记录下来,以激荡学生的习作思维创造力。对“儿童故事屋”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儿童故事屋 读写情境 学习场域 创新磁场 |
“儿童故事屋”:在习作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210008 |
简介 | : | 以《陶伦斯创造思考测验(语文版)》为测量工具进行前后测发现,经过“儿童故事屋”习作活动后的小组,在流畅力、独创力、变通力方面的表现有显著提升。以无字绘本为媒介进行教学,创造性选择适宜的文本,并采用以小见大、勾连角色、群体假想等方式,提升学生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儿童故事屋 创造性思维 以小见大 勾连角色 群体假想 |
“儿童故事屋”中的拟真情境创设——以图画书《蛤蟆爷爷的秘诀》为例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210008 |
简介 | : | 创设拟真情境是“儿童故事屋”习作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以及习作教学的年段目标与要求,选定教学故事,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拟真的故事情境,即兴、互动地和学生一起走进故事,走近人物,引导他们将自己投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拟真情境 链接生活 融入故事 延伸情境 |
六种特质:彰显数学趣味课堂的魅力
机 构 | :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 225500 |
简介 | : |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趣味课堂从“趣味”着手,让学生感受数学之“趣”,体会数学之“味”,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教师应努力构建趣味课堂,彰显数学趣味课堂的魅力,进而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趣味课堂的六种特质包括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六种特质 趣味课堂 魅力 |
美术创作教学中的“授人以渔”
机 构 | : | 江苏省江阴市北大街小学 214000 |
简介 | : | 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就有必要传授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创作素材;组织学生参与表演,发现创意造型;融入游戏,深化学生的创作认知。 |
期数 | : | 2019-6 |
关键词 | : | 美术创作 观察 表演 游戏 |
以问启思,以问促学——“问学课堂”实践研究摭谈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210019 |
简介 | : | “问学课堂”上,学生既是“问”的主体也是“学”的主体,以问启思,以问促学,在“问”与“学”的互动中开拓思维,习得方法,提升学力。具体做法是:探学贯穿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问题驱动探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经验;质疑融入反思,让学生的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问学课堂 以问启思 以问促学 |
“问学单”,让学习从依存走向独立——以《小数乘小数》一课教学为例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210019 |
简介 | : | “问学单”的使用是实现“问学课堂”中学生自我建构的有效手段。《小数乘小数》一课,以“问学单”为抓手,为思维碰撞搭建平台,使师生协作成为可能,让小组讨论有所依托,体现了“问学课堂”的理念,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依存走向独立。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问学课堂 问学单 思维碰撞 师生协作 小组讨论 |
“问学课堂”:问在何处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210019 |
简介 | : | “问学课堂”主张把“问”和“学”的权利还给学生,变静听式学习为参与式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在“问”中“学”。教师引领学生在新知疑难处提问,在认知模糊处提问,在知识联结处提问,在思维发散处提问,将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使学生深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问学课堂 提问 问中学 |
语文教学的“跨界”与“坚守”
机 构 | : |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226001 |
简介 | : | 语文教学“跨界”的实质在于打破教学中的重重壁垒,打破横亘在学生学习之路上坚固的符号壁垒,打破以教室为唯一课堂的空间壁垒;打破一向戒备森严的学科壁垒。但语文教学不管加入什么,它还是语文,总有一定的“坚守”:教学目标指向的坚守,传统汉语学习范式 |
期数 | : | 2018-6 |
关键词 | : | 语文教学 跨界 坚守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