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文本·目标·设计——有效教学之“课前”琐谈
机 构 | : |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214431 |
简介 | : | 有效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应然追求,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下足工夫。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若能扎扎实实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多“磨”一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多收获一些,课堂教学也会更有效一些。因此,教师应当研磨文本,深钻文本之“髓”;明晰 |
期数 | : | 2010-7 |
关键词 | : | 有效教学 文本 目标 教学设计 |
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
机 构 | : | |
简介 | : | 一、重建以本科分数线为基准的教师教育专业招生体系 教师教育体系重建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想要何种人成为教师?从教师培养环节的角度来看,一是进入培养机构之前的选拔,二是已经培养的毕业生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体系直接决定教师培养的质量 |
期数 | : | 2016-7 |
关键词 | : | 教师教育体系 培养机构 教师质量 教育规划 教师资格认证 教学专业 现代教师教育 教育院校 小学教师培养 教学设计能力 |
问学,向思维深处——《和的奇偶性》教学与思考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210019 |
简介 | : | 《和的奇偶性》一课,让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同时,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
期数 | : | 2018-7 |
关键词 | : | 问学课堂 和的奇偶性 课堂实录 |
打开课堂教学的另一扇窗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211100 |
简介 | : |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插嘴”,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合作平台,拓展学习能力;故意制造错误,引起学生警觉。 |
期数 | : | 2010-7 |
关键词 | : | 思维 兴趣 能力 |
“三问”:引领思维步步进阶——《和的奇偶性》教学评析
机 构 | :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210019 |
简介 | : | 赵霞老师的《和的奇偶性≯一课,精心设计了三个核心问题并适时发问,通过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探索“和的奇偶性”规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和的奇偶性”规律,驱动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
期数 | : | 2018-7 |
关键词 | : | 问学课堂 和的奇偶性 思维 |
教学意义观照下的文本解读
机 构 | : |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213300 |
简介 | : | 语文教师,不仅要对文本作客观意义上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从教学意义角度去观照,也就是从学生视野去解读,从课堂教学操作角度去分析,从而提取文本蕴含的富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具体而言,应当从文本价值角度、从文本思想角度、从文本情感角度、从文字张力角度来 |
期数 | : | 2010-7 |
关键词 | : | 价值 思想 情感 张力 |
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
机 构 | : | |
简介 | : | 一、何为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一词是由“师范教育”一词演变而来的。目前对教师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多元化,是指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办学主体面向市场,从封闭、独立、单一走向开放、综合、多元;一体化,是指教师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
期数 | : | 2016-7 |
关键词 | : | 教师教育体系 教育概念 专业化 师范教育 办学主体 教师学习 教育过程 教师培养 |
课前取舍,预约有效教学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210036 |
简介 | : | 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从它的真实效益出发,在课前预设中必须有所取舍。教学目标要取舍:选取合理有效,舍弃面面俱到;选取多元视角,舍弃单一路径。过程抓手要取舍:选择矛盾点,选择隐蔽点,选择联系点,选择开放点。这样的取舍,更符合 |
期数 | : | 2010-7 |
关键词 | : | 取舍 目标 过程 |
教师教育变革的两大逻辑
机 构 | : | |
简介 | : | 一、满足社会需要与师资要求是教师教育的起始与使命 教师这一人类古老的职业,是在教育或者说是在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活动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与发展的。人类最初的非正式教育一经产生,承担着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传递者角色的教师就出现了。 |
期数 | : | 2016-7 |
关键词 | : | 教育变革 现代学校教育 兴起过程 欧洲社会 历史进程 传递者 基础教育师资 教育理念 社会规范 社会需要 |
校本教研概述
机 构 | : | |
简介 | : | 校本教研是依托学校自身特点而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具有以校为本的特征。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校本教研生态应以教师自主教研为主,既要关注教师个体生态,引导教师自觉地进行自我研修;又要关注教师群体生态,倡导合作型教师文化,在同事之间进行切磋 |
期数 | : | 2014-7 |
关键词 | : | 校本教研 教师个体 教学研究活动 自身特点 以校为本 教师群体 教师文化 同事之间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