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3 |
201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969条
将课本剧表演融入语文阅读教学
机 构 | : |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226611 |
简介 | : | 课本剧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艺术再创造,把文字变成生动的艺术形象,寓艺术欣赏与创造于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本剧表演的主要策略有:带入情境,发展语言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鼓励想象,通过对生活场景、人物活动等的想象, |
期数 | : | 2018-8 |
关键词 | : | 课本剧表演 阅读教学 语言 思维 品质 |
有效追问,须讲求“三性”——以薛法根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为例
机 构 | :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10097 |
简介 | : | 追问是教师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再次的甚至多次的提问,意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追问须在充分把握文本、了解学生、立足课堂实际的基础上,讲求针对性、层次性、时机性。 |
期数 | : | 2018-8 |
关键词 | : | 追问 针对性 层次性 时机性 |
小细节,大思想——一次同课异构有感
机 构 | :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224001 |
简介 | :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一课的同课异构,几位教师在大环节上没什么差别,都是让学生产生统计需要、经历统计过程、分析统计数据,但在几个看似很小的问题的不同处理上,如表格的空降与内生、表格的模型与变式、活动的演示与经历、错误的扼杀与显露、道理的 |
期数 | : | 2018-8 |
关键词 | : | 同课异构 细节 思想 |
课外阅读交流课的三个“指向”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210019 |
简介 | : | 课外书阅读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文本和交流表达的平台,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阅读交流课应指向语言能力的提升,通过交流关键信息、发现表达密码,训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指向思维品质的锤炼,让质疑、辩论等成为必要手段;指向主体情 |
期数 | : | 2017-8 |
关键词 | : | 课外阅读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 主体情感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说明
机 构 | : | 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 210014 |
简介 | : |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四年级 |
启发自主思考要点探析
机 构 | :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 224052 |
简介 | : | 指导学生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养成思考习惯,增强思维品质,提升思想境界,可从以下三点做起:一是寻找最佳时机,在教学内容关键处,在思维遇到障碍处,引发思考;二是讲究提问形式,通过创新式、逆向式、发散式、激励式等提问,促进思考;三是立足学生视角, |
期数 | : | 2017-8 |
关键词 | : | 自主思考 最佳时机 提问形式 学生视角 |
重视需求 促进理解 形成技能——对“角的度量”教学的思考
机 构 | : | 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 210017 |
简介 | : | 角的相关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教材安排两道例题教学角的度量。第一道例题让学生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去量同一个角,从而产生不同的测量结果,促使学生产生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愿望,引出量角器的认识。第二道例题教学量角,让学生通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角的度量” 例题教学 技能 平面图形 教材安排 计量单位 学生 量角器 |
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
机 构 | : | |
简介 | : |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练习仅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改变传统的练习方式,设计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索的练习,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和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关注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一、审视数学练习的目的和作用— |
期数 | : | 2009-8 |
关键词 | : | 数学练习 基本技能 新课程 练习题 练习设计 数学思想方法 基础知识 综合题 学生 练习内容 |
“智慧语用”:从“发现”到“学会”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开发区小学 211200 |
简介 | : | "智慧语用"有别于"技能语用",其追求不仅是让学生成为"语用"之"能者",而且要成为"语用"之"智者",并最终成为生活之"智者"。就阅读教学而言,可遵循发现"语用智慧"到学会"智慧语用"的路径,引导学生在经历"迁移性表现""创造性表现""综 |
期数 | : | 2017-8 |
关键词 | : | 智慧语用 迁移 创造 综合 |
多管齐下,促进概念理解——《比的意义》的教学与思考
机 构 | : | 淮安市新安小学 223200 |
简介 | : | 【教材简析】 “比的意义”是《认识比》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比的意义》 概念理解 教学 “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 教材简析 主动探索 认知结构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