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2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2000年 | 3 5 6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674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实录与分析
机 构 | : | 山西省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小学部 030100 |
简介 | : | 教学分析《摩擦力的秘密》是四年级《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四课.前面几课,学生学习了什么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了解了弹力与重力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摩擦力做好了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
期数 | : | 2017-6 |
关键词 | : | 摩擦力 教学实录 弹簧测力计 教学分析 学习 学生 重力 |
《能溶解多少》一课的教学与启示
机 构 | : |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 411100 |
简介 | : | 《能溶解多少》一课是在学生建立了溶解的概念,已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究:一杯水里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教材选择了两种最常见的物质(食盐和白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 |
期数 | : | 2019-6 |
关键词 | : | 思考探究 实验观察 能溶解 一杯水 教材选择 溶解情况 引导 物质 |
开发小学科学教学具的策略分析
机 构 | : | 湖南省湘乡市教育发展中心 411400 湖南省湘乡市毛田镇万山学校 411426 |
简介 | : |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应通过教师的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事物的科学规律。然而,偏远的农村小学,配备的实验器材无论是品种、数量都与实际教学的需要不匹配,有的学校甚至连仪器室也没有。一些必要的器材不到位,不能满足课程教学 |
期数 | : | 2019-6 |
关键词 | : | 农村小学 仪器室 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教学 实验操作 课程教学 策略分析 |
空白表、气泡图、矩阵图对表征结果的影响——以《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为例
机 构 | :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百花小学 518028 |
简介 | : | 在指导学生科学记录时,我们不仅让学生用文字、画图等符号的进行记录,有的还会利用图表来干预学生的表达。不同的老师倾向使用不同的图表,但无论以什么样的图表呈现信息,其目的都有三点:一是尽可能详尽地把观察到的事实表达出来;二是尽可能将繁杂的信息清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矩阵图 气泡 岩石 表征 信息交流 信息统计 学生 图表 |
课外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型
机 构 | :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 256400 |
简介 | : | 课外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生科学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延伸。可是,很多学校对课外科学实践活动并不是很重视,许多教师将此作为课堂探究的"调料",许多公开课也会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课外科学实践活动,但很多活动并不能 |
期数 | : | 2019-6 |
关键词 | : | 科学实践活动 课堂探究 拓展延伸 公开课 课外 组成部分 |
应用维恩图,提高学生的表征能力
机 构 | :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星河实验小学 518000 |
简介 | : | 维恩图是1880年维恩在《论命题和推理的图表化与机械化表现》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维恩图通过两个部分重叠的圆环,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却具有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功能的实用工具。维恩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三个作用。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维恩 应用 能力 表征 学生 实用工具 信息功能 科学教学 |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要立足课堂——以《摆》——课教学为例
机 构 | : |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师范附小 243000 |
简介 | :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来说,就是要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渴望探究的欲望,发扬理 |
期数 | : | 2017-6 |
关键词 | : | 科学素养 课堂 学生 教学 科学技术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课程标准 |
小学科学“现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机 构 | : |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523125 |
简介 | : |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常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在科学课中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熟视无睹,更不会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二是学生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探究热火朝天,实验结束却没有发现什么科学规律或没得出什么科学结论。为 |
期数 | : | 2019-6 |
关键词 | : | 小学科学 主题教学 实践与研究 工作坊 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 深度课堂 科学课 |
提升学生表征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机 构 | :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 518101 |
简介 | : | 表征(representation)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后出现的反应。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即动作、图像和符号表征。人类正是凭借这三个系统来认识世界的,其中,符号表征是最高级的表征形式。 |
期数 | : | 2014-6 |
关键词 | : | 表征系统 教学实践 能力 学生 人类智慧 符号表征 客观事物 生长期 |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分析——兼谈建构科学概念的实践研究
机 构 | : |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教育局教研室 030001 |
简介 | : | 在科学教学中常常有一种倾向,课堂上学生体验和实践常常比较充分,但是对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梳理不够,对概念的层次性认识不够,科学概念建构过程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制约了高效优质课堂的形成和发展.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教学中,笔者对建构科学概念的 |
期数 | : | 2017-6 |
关键词 | : | 科学概念 教学分析 摩擦力 科学教学 高效优质 课堂 梳理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