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2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2000年 | 3 5 6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674条
巧用金属汤匙
机 构 | : | 江苏省江都市昌松中心小学 225216 |
简介 | : | 金属汤匙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非常普通,平时大家都不太注意它。其实金属汤匙在科学课上有很多的用途,用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汤匙 金属 巧用 科学课 |
自制“空气有重量”演示器
机 构 | :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第一小学 311215 |
简介 | : | 利用实验室中的天平,自制“空气有重量”演示器,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空气有重量。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演示器 重量 空气 实验室 |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与反思
机 构 | :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广小学校 150016 |
简介 | : | 教学分析研究空气.必先证明空气的存在,这需要学生用相关的证据来证实。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进行观察,所以学生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进行间接观察。只有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本课教学,期望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研究,自己设计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教学设计 空气 教学分析 设计实验 科学观念 抽象概念 感性认识 学生 |
《镜子》教学实录与评析
机 构 | : |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苑小学 050071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051011 |
简介 | : | 教材分析《镜子》是《光》单元的第三课,它与前两课《光的传播》、《透明与不透明》相呼应,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下一课《七色光》的基础,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发生的现象也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教学实录 镜子 直线传播 教材分析 光照射 不透明 学习 色光 |
不能一概而论
机 构 | : |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中心小学 215559 |
简介 | : | 学会做观察、实验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于是否提倡个性化的记录方式,我的观点是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首先,就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而言,往往是为了获取事实和数据,用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证实自己的预测。因此,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实验记录 科学探究 小学生 记录方式 数据证实 科学事实 科学思维 观察实验 |
给更多呵护
机 构 | : | 河北省泊头市实验小学 062150 |
简介 | : | 首先应该肯定,个性化记录方式有创新的特点。能在记录方式上表现出个性的都是认真思考的学生。他们不盲从.在记录方式上也能表现出一种创新。记录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学生在积极探究过后会按着教师指定的实验记录单照单填写,这样也能顺利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记录方式 实验记录 组成部分 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 个性化 学生 全过程 |
值得推崇
机 构 | : | 湖南省怀化市迎丰路小学 418000 |
简介 | : | 个性化记录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有利于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个性化记录方式是学生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助推器。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蚂蚁、蜗牛时.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记录方式 个性化 科学探究 科学概念 科学知识 科学素质 学生 自然界 |
也谈提高备课质量
机 构 | : | 江苏省江都市杨庄小学 225264 |
简介 | : | 一、对教材的正确解读是设计好一节科学课的基础现在有一种理念正被大家所接受,即“用教材教”。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做到“用教材教”呢?首先对教材内容要有一个清醒认识,要充分分析教材所要表达的意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备课质量 教材内容 知识结构 教材设置 科学课 基础 意图 |
教材内容的舍弃与创造
机 构 | : | 江苏省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213200 |
简介 | : | 不久前参加了一次课题教学研究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课题研究的一次课堂观摩与讨论.课题研究的主题是“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者执教的内容一是三年级的《校园里的植物》,一是五年级的《认识常见的岩石》。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教材内容 研究活动 探究活动 |
引领学生有效交流
机 构 | : | 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镇中小学 443319 |
简介 | : | 一、围绕中心交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一系列科学探究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筛选出那些适合学生探究的、可能会引发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的问题,与提出好的问题同等重要。因此,当学生 |
期数 | : | 2010-8 |
关键词 | : | 学生意识 有效交流 科学探究活动 问题分类 科学问题 引发 价值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