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2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2000年 | 3 5 6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674条
刍议对比实验
机 构 | : |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中心小学 276021 |
简介 | : | 对比实验是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两个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在对有差异的同一个实验组的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的不同进行对比,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对比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条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人为控制 因果关系 |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课堂实录
机 构 | : |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教研室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443000 |
简介 | : |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种物质,在各小组实验桌上的1号、2号烧杯里。请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课堂实录 小苏打 白醋 教学过程 物质 烧杯 |
放慢探究的脚步
机 构 | : | 江苏省无锡市教研中心 214001 |
简介 | : | 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中有一条公路,路两旁景色优美。但来来往往的人们总是开着车匆匆而过,无暇欣赏。于是,有人在路边树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放慢探究的脚步》 |
高效课堂离不开精彩提问
机 构 | :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213173 |
简介 | : | 一、要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要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科学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提问。 |
期数 | : | 2010-10 |
关键词 | : | 课堂教学 生活背景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 学习情境 科学 |
天文教学可以很好地落实于课堂
机 构 | : |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226100 |
简介 | : |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与天文相关的教学内容比例不大,难度也不深,但因其难以观测、过于抽象,历来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活动(编者注:详见本刊2011年第1期介绍),让我们这些一线科学教师得以站在一个较高的视野,在与包括台 |
期数 | : | 2011-10 |
关键词 | : | 教学内容 天文 课堂 《科学》 科学教育 海峡两岸 苏教版 |
《蒸馒头——酵母菌的作用》教学设计
机 构 | : | 河南省实验小学外国语分校 450011 |
简介 | : | 教学分析《蒸馒头——酵母菌的作用》一课是由大象版《科学》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第二课《人类的朋友》中拓展开发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属于“综合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由《寻找微生物》、《人类的朋友》、《微生物的危害》、《我研究的微生物 |
期数 | : | 2011-9 |
关键词 | : | 酵母菌 教学设计 馒头 微生物 《科学》 教学分析 能力训练 探究活动 |
水满疑无地 云低别有天——长白山科学考察活动纪行
机 构 | : | |
简介 | : | 2010年7月20至23日。长白山科学考察活动如期举行。120多名全国优秀的小学科学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热心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了这一活动。 |
期数 | : | 2010-9 |
关键词 | : | 科学考察活动 长白山 科学教育 水 教师 |
收获开放课堂探究的芬芳——《果实的形成》一课的研究反思
机 构 | : |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高阳小学 448200 湖北省荆门市教研室 448000 |
简介 | : | 一、教材与资源简析学生在学习《果实的形成》一课之前,已经知道了花的一般构造和果实的共同特征。本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南瓜花为例,实验研究南瓜开花与结果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究“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
期数 | : | 2011-9 |
关键词 | : | 果实 课堂 收获 南瓜花 |
“亲历”与“思维”——兼评范士春老师《果实的形成》一课
机 构 | : |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红旗小学 448000 |
简介 | : | 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都有关于果实的形成的内容研究。由于这一学习过程的周期性长,实验的时机把握难度比较大,真正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并不多。像范士春老师教学《果实的形成》一课时,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特有的自然资源,带领学生亲近自然 |
期数 | : | 2011-9 |
关键词 | : | 果实 老师 科学研究 学习过程 自然资源 农村学校 周期性 近自然 |
走出教室 收获精彩——对《谁吃谁》一课教学的反思
机 构 | : | 湖北省枣阳市教研室 441200 |
简介 | : | 《谁吃谁》是《走进树林》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是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后意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树立生态意识。本课是在研究了植物、动物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后,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一步感知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和 |
期数 | : | 2011-9 |
关键词 | : | 教室 教学 收获 考察活动 生态意识 生命世界 动植物 自然界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