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2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2000年 | 3 5 6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674条
大气压力实验套材
机 构 | :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100101 |
简介 | : | 认识大气压力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经典内容,通常教材都会至少安排两个实验,一个是在杯子里注水排气,用纸片盖住杯口,倒扣后杯口的纸片不掉下来,另一个是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样以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且压力巨大。 |
期数 | : | 2014-2 |
关键词 | : | 压力实验 大气压力 科学教学 |
《有趣的磁现象》教学案例
机 构 | :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 523401 |
简介 | : | 教前思考《有趣的磁现象》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个活动: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探究。1.活动1:磁铁能吸起什么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五年级的学生对磁铁 |
期数 | : | 2015-2 |
关键词 | : | 磁现象 教学案例 《科学》 教学内容 磁铁 学生 磁性 |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机 构 | : | 山东省茌平县实验小学 252100 |
简介 | : | 科学的发现与创造需要大胆猜想,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猜想,而不是瞎猜乱蒙。如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呢? |
期数 | : | 2019-2 |
关键词 | : | 引导学生 猜想 科学探究 科学课教学 有理 |
摆的研究实验改进
机 构 | :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226376 |
简介 | : | 仪器简介 本教具有效解决了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在控制摆的初始角度、摆线长短、摆锤重量等方面遇到的操作难题。可用作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和设计固定摆动频率的摆。本教具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使实验操作更迅捷、准确。 |
期数 | : | 2014-2 |
关键词 | : | 实验操作 摆动频率 有效解 教具 摆锤 |
《光与影》教学评析
机 构 | : | 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小学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小学 400042 |
简介 | : | 教学分析《光与影》是湘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多彩的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以认识光源作为导入,引出光照在物体上会在屏上产生影子的现象。通过让学生观察影子产生的过程,设计实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光与影之间藏着哪些小秘密 |
期数 | : | 2015-2 |
关键词 | : | 《光与影》 教学评析 设计实验 学生观 《科学》 教学分析 实验探究 影子 |
科普阅读是孩子心涧盛开的一朵花--浅谈小学高年段科学课外阅读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 210036 |
简介 | : |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 |
期数 | : | 2019-2 |
关键词 | : | 课外阅读 科学著作 科普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 小学 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 科普读物 |
提高小学生观察技能的几点策略
机 构 | :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三小学 325100 |
简介 | : |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观察技能则贯穿于小学阶段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中,它不仅是一种感知技能,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技能和思维技能,促成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认识。 |
期数 | : | 2019-2 |
关键词 | : | 观察技能 小学生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 小学阶段 感知技能 思维技能 |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实录与反思
机 构 | : | 河北省博野县教育局教研室 071300 |
简介 | : | 教学分析本节课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吹气球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感知,初步认识空气像水一样占据着一定的空间。 |
期数 | : | 2019-2 |
关键词 | : | 《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实录 学习积极性 教学分析 学生 游戏 感知 |
让实验揭示事实
机 构 | : | 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430032 |
简介 | : | 小学生受其身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知识储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尚不足以开展比较复杂的、难度比较大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科学课教学中,所设计的探究活动,都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有些实验就被“简化”了。如果“简化”不会出 |
期数 | : | 2014-2 |
关键词 | : | 实验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性问题 科学课教学 小学生 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思维能力 |
《航海家的发现》教学片段与评析
机 构 | : | 山东省平原县第二实验小学 253100 天津财经大学 300222 |
简介 | : | 教学分析《航海家的发现》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由猜想到实地勘察,再到运用现代技术准确测绘,才使得我们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概貌有了越来越准确的认识。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
期数 | : | 2019-2 |
关键词 | : | 航海家 教学片段 教学分析 现代技术 科学史 地球 学生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