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2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2000年 | 3 5 6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674条
提供适宜学生探究的材料
机 构 | : |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 314000 |
简介 | : | 为了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学生使用的探究材料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简洁实用、可操作性强,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摒除了外在的干扰,这样的有结构的材料能使学生的科学概念得到有效建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 |
期数 | : | 2011-3 |
关键词 | : | 材料 学生 科学探究活动 可操作性 科学概念 |
基于模型方法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机 构 | :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430067 |
简介 | : | 模型是人们解决特定的问题,经过一定的简化、抽象,形成新型客体,从而使原型客体的本质属性以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显现出来。模型方法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所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期数 | : | 2014-3 |
关键词 | : | 基于模型 教学设计 血液循环 心脏 科学认识 科学知识 思维形式 物质形式 |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机 构 | :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221150 |
简介 | : | 科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研究问题。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科学课不应下课铃声响起而作为教学的终点,而应把学生引向广阔的课外探究活动。可见,科学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 |
期数 | : | 2013-3 |
关键词 | : | 探究活动 学生 科学教学 课堂教学 科学家 科学素质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
研读科学教材 建构高效课堂——《探访鱼儿》单元教材解读
机 构 | : |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小学 472500 |
简介 | : | 钻研教材、驾驭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领悟教材的真谛,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以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访鱼儿》单元为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
期数 | : | 2013-3 |
关键词 | : | 科学素养 教材 解读 单元 课堂 鱼 《科学》 基本功 |
问题从哪里来
机 构 | : |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 445500 |
简介 | : | 我们都知道,在科学课的课堂上,一个有难度而又能让学生尝试到探究成功的问题,既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也是激励学生迎难而上的动力。 |
期数 | : | 2013-3 |
关键词 | : |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课 学生 |
对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讨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 210002 |
简介 | : | 科学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探究的“指路灯”。科学课教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生成性提问,指的就是针对学生课堂上产生的不同问题。即时生成有效的提问。评价一节科学课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挑战性,是否和学生有互 |
期数 | : | 2011-3 |
关键词 | : | 科学教学 科学课教学 课堂提问 思维活动 学生 生成性 挑战性 过程性 |
渗透心理教育优化科学课堂
机 构 | : |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小学 100049 |
简介 | : |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当善于运用心理渗透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创造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素质,优化科学课堂。 |
期数 | : | 2011-3 |
关键词 | : | 科学课教学 心理教育 课堂 优化 渗透 协作精神 自信心 自尊心 |
《吸热和散热》教学片段分析——例谈数字化课堂教学
机 构 | :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龙江小学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 210009 |
简介 | : | 数字化教学设备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技术的使用不是摆花架子,它能丰富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解决教学难点。本文结合苏教版四年级《吸热和散热》一课的教学,谈数字化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
期数 | : | 2014-3 |
关键词 | : | 课堂教学 数字化 教学片段 散热 吸热 教学设备 学科教学 教学内容 |
基于认知冲突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机 构 | :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教研室 410013 |
简介 | : | 当前国际科学教学研究的观点认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可以看做是一种前科学概念转变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科学概念靠传授是无效的,科学概念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学习。概念转变教学在国外已成为当前科学教学的主流,但是在我 |
期数 | : | 2013-3 |
关键词 | : | 教学策略 前科学概念 概念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 科学教学 教学研究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
《吸热和散热》实验研究
机 构 | :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213161 |
简介 | : | 一、数据回放、矛盾呈现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测量了水和油的升温和降温过程(出示两组数据).仔细观察、分析数据,你能发现它有吸热和散热的强弱特点吗? |
期数 | : | 2014-3 |
关键词 | : | 散热 吸热 实验 数据回放 降温过程 分析数据 细观 水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