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汇总
2020年 | 1 2 |
2018年 | 1 2 3 4 5 6 |
2016年 | 1 2 3 4 5 6 |
2014年 | 1 2 3 4 5 6 |
2012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8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6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4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2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2000年 | 3 5 6 9 10 11 12 |
2019年 | 1 2 3 4 5 6 |
2017年 | 1 2 3 4 5 6 |
2015年 | 1 2 3 4 5 6 |
2013年 | 1 2 3 4 5 6 |
2011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9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7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5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3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01年 | 3 4 5 6 9 10 11 12 |
搜索结果3674条
情景导向模型在知识建构中的应用
机 构 | : |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小学 610021 |
简介 | : | 我在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网络学习平台上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形成学习共同体,以网络上的互动交流为主要方式来建构意义、获取知识。这种方式与学生线下做的科学观察实验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知识论坛上有诸多认知工具帮助学生形成理解 |
期数 | : | 2014-4 |
关键词 | : | 知识建构 网络学习平台 应用 模型 导向 互动交流 学习共同体 观察实验 |
课堂“失火”后的反思
机 构 | : |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塔头小学 063001 |
简介 | : | 那天,学生正在分组实验,认识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较大的圆形铁片,在铁片上面由中心向四周滴上许多蜡滴,待蜡滴凝固后,点然蜡烛,把铁片放在火上烤,观察蜡滴的熔化顺序。不一会儿,实验室里弥漫着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蜡烛燃烧 失火 课堂 分组实验 铁片 实验室 物体 |
数字化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探微
机 构 | : |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一小学 325800 |
简介 | : | 随着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常态化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革命性影响正在凸显。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后简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不仅可以 |
期数 | : | 2019-4 |
关键词 | :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数字化信息技术 教学深度 现代教学媒体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服务 科学探究 传感器技术 |
让“论证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机 构 | : |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小学 317500 |
简介 | : | “面向全体学生”是2017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随着“科学实践”理念深入课堂,教师们在科学课教学中越来越关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于证据进行论证”。我们把有“基于证据进行论证”活动的小学科学教学称为“论证式教学”。 |
期数 | : | 2017-4 |
关键词 | : | 科学课教学 学生 科学实践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科学教学 科学家 小学 |
小学科学建模取证策略初探
机 构 | : | 浙江省海宁市狮岭学校 314400 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 314000 |
简介 | : | 科学课教学要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方法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
期数 | : | 2019-4 |
关键词 | : | 小学科学 取证 建模 逻辑推理方法 科学课教学 解释世界 信息分析 科学探究 |
小学科学教学的“五开放”
机 构 | : | 山东省莱西市滨河小学 266600 |
简介 | : |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来开放课堂教学,给学生均等的机会,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特长等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动态持续发展。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科学教学 小学 科学课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持续发展 学生 |
把“技术与工程”教育落到实处
机 构 | : |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小学 314400 |
简介 | : |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世界里,科学与技术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如人们常说的“科学是用脑和手认识自然世界,技术是用脑和手改造世界”。 |
期数 | : | 2017-4 |
关键词 | : | 科学与技术 教育 工程 人类文明 认识自然 世界 改造 |
跨越到教材之外——《一炷香燃烧多长时间》教学谈
机 构 | : |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225002 |
简介 | : | 课程资源开发的起点在哪儿?是教材的内容,还是学生的需要?这是科学教师常常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
期数 | : | 2017-4 |
关键词 | : | 教材 教学 时间 燃烧 资源开发 |
《自制小乐器》课堂实录与评析
机 构 | : |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毕家圈小学 063313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063300 |
简介 | : |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声音》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的学习已经对声音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明白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本课之后,学生还将继续研究,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有关问题。 |
期数 | : | 2010-4 |
关键词 | : | 课堂实录 乐器 教学分析 声音 物体 学生 乐音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机 构 | : |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 214001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14153 |
简介 | : |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认知加工过程中要投入一定的心理努力,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承载一定的负荷。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材料内在本质特征以及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三 |
期数 | : | 2019-4 |
关键词 | : | 认知负荷理论 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 心理学家 学习材料 80年代 澳大利亚 加工过程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